金櫻子宜選擇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以及灌溉方便的地方;扦插苗床,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沙土及地勢平坦、陽光充足和有水源的地方。地選后,深翻土壤,施足基肥,整平耙細后,做寬1.3米的高畦,四周開好排水溝,以防苗床積水。
在種植前要對土壤進行翻耕消毒工作,精耕整地,消滅土壤中的病菌,防止對金櫻子產(chǎn)生危害。整地之后再施足底肥,做畦播種。
栽植地,可選擇低山向陽的緩坡地、丘陵地或平地;亦可利用房前屋后、庭院、路邊、溝邊的空隙地,零星種植。并于冬季開墾整地挖好定植穴,施入基肥定植。
金櫻子繁殖方法可依靠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,扦插繁殖是金櫻子繁殖中最常使用的繁殖方式。
扦插
春插或冬插。冬季采用全封閉保濕扦插成苗率較高,于10~11月,選取當(dāng)年生發(fā)育充實、徑粗(在0.5~0.8厘米之間)、完全木質(zhì)化、無病蟲害的硬枝,剪去頂梢部分,截成長20厘米的插條,每段須有3個芽節(jié)以上,下切口于近節(jié)下0.2厘米處,削成馬耳形斜面,每50根1捆,用500毫克/千克生根粉(ABT)或500~1000微升/升萘乙酸(NAA)溶液,浸蘸下切口斜面30秒鐘,取出晾干后扦插。在整好的沙質(zhì)土苗床上,按行株距12厘米x7厘米劃線打點。插時,先用1根小木棒在點上打引孔,再將插條的1/2~2/3長度插入孔內(nèi),有1個芽節(jié)露出畦面即可。
插后隨即按實踩緊土壤,澆1次透水。冬季扦插床面要加蓋弓形塑膜棚增溫保濕。在插條發(fā)根期間,要經(jīng)常保持床土濕潤,每隔10天揭開薄膜澆水1次,保持相對濕度在80%左右;天氣嚴(yán)寒,于薄膜外加蓋1~2層草簾保溫;晴朗的中午揭開草簾和薄膜供給新鮮空氣。一般于清明前后插穗開始萌芽,下切口亦已形成愈合組織并開始發(fā)根。4月中、下旬,可將塑棚拆除,進行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。培育1~2年,當(dāng)苗高80厘米以上時,即可出圃定植。
種子繁殖于9~10月當(dāng)果皮呈黃紅色時,采收成熟的果實,剝出種子,晾干后隨即下種,否則,將種子與3倍的清潔河沙混合貯藏,至翌年春季3~4月篩出種子進行條播。在整好的苗床上,按行距20~25厘米開橫溝,深1.5厘米,然后將種子拌草木灰均勻地撒入溝內(nèi),覆土與畦面齊平。播后床面蓋草,保溫保濕。每畝用種量3千克左右。4月中、下旬出苗后,揭去蓋草,進行中耕除草、追肥等苗床管理。一般每年除草松土3~4次,結(jié)合追肥2次。幼苗培育2年,苗高80厘米,即可出圃定植。
定植于早春2~3月或初冬10~11月進行。在整好的栽植地上,按行距1~1.5米,株距60~70厘米挖定植穴,穴徑和深度各50厘米,每穴施入廄肥或土雜肥5千克,與底土拌勻,上覆蓋10厘米厚的細土。然后,每穴栽入壯苗1株。要栽正,栽穩(wěn),使根部舒展。栽后覆土稍高出地面,使成土堆形,最后澆1次定根水。
施肥
中耕追肥定植后1~3年內(nèi),于每年春、夏、秋季各中耕除草和施肥1次;第4年植株封行前,每年春、秋季各中耕除草和施肥1次。春、夏季施用腐熟人畜糞水或尿素;秋季施用腐熟廄肥或堆肥,加過磷酸鈣,施肥量視植株而定。施肥方法是于根際周圍開環(huán)狀溝施入,施后培土,以保溫、防寒、防倒伏。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。
修剪
修剪定植后,于每年冬季剪除枯枝、纖弱枝、密生枝、衰老枝、徒長枝和病蟲枝。對生長強健的長枝,要進行短截修剪,或輕剪(即剪去枝條的1/3),促使多發(fā)新枝,多開花結(jié)果。每次修剪以后要追施1次有機肥,加強肥水管理,才能獲豐產(chǎn)。
澆水
排灌水定植后遇干旱要及時澆水保苗,雨季要注意疏溝排水,防止田間積水。
間作定植后1~2年內(nèi),行間可間種矮稈作物或蔬菜及其它1~2年生矮稈藥材。
白粉病
白粉病多在夏季高溫高濕時發(fā)生。危害葉、莖及花柄。發(fā)病初期嫩葉扭曲,呈淺灰色,后期葉面及莖、花柄上長出1層白色粉末狀覆蓋物。嚴(yán)重時不開花,植株枯死。
防治方法:
發(fā)病初期,噴灑0.3-0.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%托布津1000倍液;控制氮肥施用量,防止植株營養(yǎng)生長過于旺盛;新葉生長后,噴1:1:100波爾多液,每7-10天1次,連噴2-3次。
采集加工10~11月果實成熟變紅時采收,干燥,除去毛刺。
產(chǎn)地加工 將采收的果實曬干后放入木桶內(nèi),用木板不斷地攪動,去除毛刺后即可入藥。用去毛刺的金櫻子干果實在清水中浸1~2小時后,縱切為二,再除去種子及殘存的毛刺,曬干即成金櫻子肉。秋、冬季采挖金櫻子根,除去泥土后經(jīng)曬干或烘干。金櫻子葉多鮮用。